心理素质对考试的影响
青少年正是处于一个压力比较大的学业阶段,他们对于考试的恐惧心理也就不言而喻,因此在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同学(应该生要求我们不公开她的姓名)备考期间,母亲被发现患了癌症;父亲本来身体不好,一着急也病倒在床;家里经济又不富裕,不可能请保姆。这女生想:我必须将母亲的病治好;高考考不好也没关系,明年还可以再考。她抱定这一决心,边照顾父母边备考,结果仍旧取得了好成绩。
上面这两位同学“因祸得福”的案子就告诉我们一个有益的哲理:如果期望值适当,不急于求成,反而会减轻心理压力,增加成功的希望。从影响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来看,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关键。健康的身心状态是高考成功的保证,良好的竞技状态是由一架“心理天平”来调试的;如果考生的心理承受力、紧张度是适当的,有韧性的,就能够在高考期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,在考场上能够有较好的、甚至是超水平的、创造性的发挥。因此考生应了解调试心理天平的诀窍。
这些诀窍并不难掌握,可简略归纳为以下四点:
(一)规律而有秩序的生活节奏。
(二)富有激情而镇定的情绪状态。
(三)对自己准确而客观的评价(每个人都有自己在学科上的强项和弱项,因而对自己期望值要适当)。
(四)坚强而独立的自信心(身体状况、天气、交通、考场环境、监考人的态度、题目难易程度等等都可能使人情绪波动,所以考生应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天平。
我们培养了其健康的心理素质,对于考试他们也就没有多大的压力,然他们来自信的客观的认识自己,从而可以树立信心。